找到相关内容291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日本新泻大学的敦煌学研究

    2002年作过2次公开报告会以外,还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2年3月公布了两次研究课题的报告书。  关尾史郎毕业于大学文学部,又在同大学研究生院的文学研究科修完博士课程,主攻中国古代史,曾出版过...报告书《敦煌文献及其出土地域相关的综合研究》中刊布了5篇报告,分别为:  一、冈村浩《与书体变迁的波磔相关的考察》  作者考察了马王堆汉墓帛书、竹简、睡虎地秦简、居延汉简、敦煌汉简等资料,从书法史和...

    赵声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40058109.html
  • 论 因 果

    于做子女的讲孝顺,于兄友讲恭敬,于主仆讲仁忠,令其各尽本分,此与世间圣人所说无异!然而对于三世因果,则非世间圣人所及,其尽义尽分之理,也只能教诲之人,却不能制御下愚之人。人若能知三世因果,自然会趋吉避凶,自然会免祸获福!  因果一法遍摄一切世出世间法。佛法大无不包,细无不举。若能会通佛法,则无事而不成!佛陀详示了因果报应、生死轮回、及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等事理。令智者期于证本有;下愚者...

    释昌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5060694.html
  • 净土宗与各宗的关系

    ,转烦恼作菩提。就  路还家,因病成药。法门之妙,至此无以复加。如来悲愿,  亦于此深切到极了。  净土理事圆融,尘尘不可思议。但法门之妙,全在事修  。事修之功,在净业三福。观经金口  232...佛经,普摄一切  ,乃至十恶五逆,一称佛名,皆得往生。此为始畅如来度生  本怀。故净土一宗,已隐含法华开权显实之义。  230页  已说无量寿经,度诸菩萨善人等,复说观经普度一切  。更于给孤独园说...

    宗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5170834.html
  • 千年古刹觅得新主 万代基业喜有传人

    于成都昭觉寺礼原监院下益人披剃;一九九一年于成都昭觉寺依原方丈清下定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。在此期间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佛教念诵、梵呗、仪规等佛事活动,为做一名合格的出家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  ...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,是佛教史上高僧辈出的名刹,素有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的美誉。自一九九九年宽霖方丈圆寂以来文殊院丈席虚悬,两序一直渴望能早推龙象再传法眼。   宗性法师二○○一年毕业于中国...

    达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50483486.html
  • 杨文会净土思想的近代特征

    各有不同耳!利根之士,直下断知解,彻见本源性地,体用全彰,不涉修证,生死涅槃,平等一如。此种根器,唐、宋时有之,近世罕见矣!其次者从解路入,先读《大乘起信论》,研究明了再阅《楞严》、……以至《瑜伽》、...,“净土一门,括尽一切法门,一切法门,皆趋净土一门。此是纯杂无碍,利根所行之道也”。但由于一般人对净土宗的深妙理论了解不够、对佛教圆融之旨理解不透而对净土宗有所轻视。就是杨文会本人,刚学佛时亦有此...

    刘成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2179207.html
  • 徐文明著:王安石与佛禅(二)

    十分清楚的。   他认为,“性者,生之质也,五常是也,虽与下愚,均有之矣”,意思是人性是天生的本质(天命之谓性),也就是仁、义、礼、、信五常,不论是聪明人还是愚人,都有五常。与下愚的区别不是一有五常,一无五常,而是一得之全,一得之微。那么为什么圣人说“唯与下愚不移”呢?从“不移”来说,似乎讲的是人性,因为人先天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,其实不然,“不移”是说才之小大、识之昏明不改,是才识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441915.html
  • 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者──杨文会

    分河饮水,互相是非之弊哉!”(《略注》序说)在列举此论目录后,杨氏又一次加按语指出:“此论穷微极妙,专接利根,兼为凡小权渐之机作一乘胜因。伏愿见者闻者,熏习成种,久久纯熟,心光发宣,即能顿入金刚信...认为,学佛者随人根器而各有不同。如“利根之士,直下断知解,彻见本源性地,体用全彰,不涉修证,生死涅槃,平等一如。”但是,这种利根之士,“近世罕见矣!”其次者,则当“从解路入”,即“先读《大乘起...

    楼 宇 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151001.html
  • 朱熹佛教常识论———朱熹对佛教常识的认知及其检讨

    有不可非者,谓不在此域可也,谓必无是理不可也。熹窃谓幽明死生昼夜固无二理,然须是明于大本而究其所自来,然后知其实无二也。不然,则所谓无二者,恐不免于弥缝牵合而反为有二矣。鬼神者,造化之迹(伊川语)...此理,特不在此域,此尤害理,盖不知此是合有耶?合无耶?以为不可谓必无是理,则是合有也,合有,则盈天地之间皆是此理,无空缺处,而之人独不与焉,不知又向甚处安身立命。若是合无,则凡此所谓不可无之理...

    李承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252180.html
  • 学佛因缘与感应

    禅宗。佛宗学之广,莫如净土。禅宗顿根器,净土则普摄。今时尚禅宗者,轻视净土。岂知龙树马鸣现身说法,早已双轮并运矣。利根可学教外别传之法。至澈悟心源之后,仍须看教念佛,期生净土,以免退坠。追随永明、...。有一天在山施工时,失足摔下山坡,百无一生,他觉身轻如燕,跃了三跃,落到一块平石,免了一死,众皆惊骇,说你这条命是捡得来的,上天保佑。   观世音菩萨,千虔祈求千虔应,苦海常作度人舟。我有一位同...

    倪在斌 中国

    |感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0925311884.html
  • 六祖惠能与坛经

    是二乘小儿羊鹿等机,大根悉不如是。”简曰:“如何是大乘见解”师曰:“明与无明其性能二,无二之性,即是实性。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,在贤圣而不憎;住烦恼而...“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,万机之暇每客一乘”二师并推让云:“南方有能禅师,密受忍大师衣法,可就彼问。”今遗内侍薛简驰诏迎请,愿师慈悲速赴上京,师表辞疾,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六祖|惠能|坛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0942525075.html